文章资讯
秦孝公求贤令原文(秦孝公求贤令的翻译及原文)
2022-05-03 19:01  浏览:9

秦自西周灭亡,护送周室东迁有功,被封诸侯,并许诺了个空头支票:周室被西戎占据的土地,皆封赐与秦。秦国开始建国,近百年都与西戎作战,领土不断扩张,同时风俗习惯受戎狄影响,与中原列国大不相同。

中原列国始终视秦与戎狄同类,孔子西游不入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秦在文化上的落后。后秦穆公时期,非常重视人才,以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人为良将,秦国国力强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曾逐鹿中原,被晋所阻,转而向西扩张,灭西戎12国,称霸西戎。然秦穆公死后一百多人殉葬,其中还在车氏三贤臣,被中原士子诟病。

秦穆公之后,秦国君位动荡,内部矛盾不断,进去战国时期,魏国通过李悝、吴起变法,国力达到鼎盛,三晋攻秦,秦丢失河西之地,国家内忧外患,面临灭国之危。

秦孝公继位,年仅21岁,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秦孝公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士子不入秦的弊端,发布求贤令,向天下招贤纳士。原文如下:

国人列国贤士宾客: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选自《资治通鉴卷二》

求贤令向各国士子展示了秦孝公求贤若渴的诚恳态度,初步打开了秦吸引人才得局面,也叼到了卫鞅这条大鱼。此后这两位君臣相宜,开创了秦变法图强、一统六国的霸业。

秦孝公的求贤令能达到如此效果,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对人才不分亲疏,一视同仁,明确提出向列国士子求贤,凡能提供强国之策的都要,目的性很明确。这和当时的大环境有关,秦本身文化落后,读书人少,当时的能人大部分也不局限于本国就职,不管文臣武将,一不开心就跳槽都是正常现象。

2、开篇重申了先祖霸业:东平晋乱、西霸戎翟、诸侯毕贺,暗示秦是很有底蕴的诸侯国,家大业大,有发展前途,让人才打消疑虑。

3、孝公反思了先祖的过错:穆公之后,秦君位不宁,国家内耗严重,才被外敌有机可乘,丢失河西之地,秦以此为国耻。这一点很重要,说明秦君务实,实在人,错了就敢承认。

4、孝公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欲复先祖霸业,且表明了态度,有强秦之策,可共分国土,极大的表现了自己的诚意。这算是许诺的空头支票了,不过对于郁郁不得志的人,估计听了就会热血沸腾,商鞅就属于典型的不得志,在魏国,被前任丞相推荐还不受重用,还差点小命不保,法家的理念因过于严苛,在当时山东六国,所谓的文化礼仪之邦,不受待见。但是在秦当时文化落后,不重礼治的国家,反而如鱼得水,大放异彩。商鞅变法使秦风俗大改,一跃成为强国,正好赶上三晋内斗,韩赵损失严重,齐魏征伐,魏国霸权没落,之后庞涓战死,孙膑田忌又因齐国君主猜忌出走,山东六国一片混乱,秦国趁机补刀魏国,收复失地,正式开始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