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app会被微信小程序取代吗?小程序和app优缺点对比
2021-07-02 12:55  浏览:16

自2017年1月9日上线以来,微信小程序已经陪伴我们走过870天。即使在诞生之初,凭借“跳一跳”走红的微信小程序备受争议,但是两年后的今天,凭借着微信10亿用户的流量,微信平台已孕育了230多万个小程序,进入200多个细分行业,服务1000亿人次,创造了超过5000亿商业价值,实现了600%年交易增长。可见,历时两年的摸爬滚打,小程序已颠覆了人们最初的刻板印象。

图:源自网络

而在最近的 2019 微信公开课 Pro 版上,小程序和小游戏被当作为了开场的重头戏,张小龙的 4 小时演讲中,小程序也被重点提了出来。可见,小程序已经从一种产品形态升级为互联网发展趋势。同时,一个焦点问题,也始终被广泛讨论着:

APP会被微信小程序取代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小程序和APP两者间的优劣势对比:

I . 微信小程序 VS 原生app

表1:本文作者整理

如表格所示,小程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用户的好处在于,无需安装,便于在线购买、分享资讯;对于微信而言,借助多样的小程序服务能加深用户对微信的依赖感,强化了用户粘性;而对商家,微信提供了相对较低的开发门槛,也为小程序的迭代发展提供了便利。

同时,也不应忽视其局限和挑战:一方面,小程序作为一个本土应用平台,暂未能吸引到海外知名的APP开发者;其次,“7天不用自动消失”也会对商家的用户留存目标构成压力,促进产品竞争的白热化;

而综上诸多特点可推知,小程序的发展之所以颠覆众人的认知,在于产品设计之初就有了明确的定位:聚焦低频APP占据太多手机内存的用户痛点,并基于微信平台的流量优势实现小程序导流,达成“微信—用户—商家”之间的共赢。

而最可敬的,莫过于微信对小程序的长线运营策略,在如今“利字当头”的社会中显得格外可贵。微信本可以引入强运营手段,在短时间内鼓励更多用户使用小程序,但他们并没有这么做,取而代之的是“7天自动消失”这一设计,既减少了用户被多余小程序打扰的可能性,也呼吁商家及开发者对用户需求挖掘的回归。

II. 微信小程序发展趋势

1、作为一种“3分钟轻应用”

经笔者梳理,伴随着日渐增多的商家及开发者搭建微信小程序,目前的小程序市场已逐渐分化出以下几种功能类型:

(图1:本文作者整理)

粗略估计,使用上述小程序,可帮用户节省60-100MB内存。它们各有千秋,组合起来也看似无所不能,但有一点共性却万变不离其中:帮用户搞定3分钟内能解决的痛点,即“小场景”的需求。3分钟打不完一局王者荣耀,但足以让你免排队在喜茶下订单,在大众点评上种个草,在滴答清单立个flag。

2、与APP的并存方式:

经过初步的调研,目前的小程序与APP存在3种主要的并存方式,如下:

表2:本文作者整理

基于调研观察,目前的小程序以第一及第二种生存方式居多。同时我认为,属于第三类依存关系的APP,将最有可能被小程序替代,因其功能和用户体验与小程序几乎无差别,且同类轻应用较多,这类占据了内存的工具型APP将不具备竞争优势。

再者,由于目前功能分化格局已基本确定,用户需求挖掘也趋向饱和,所以我认为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小程序生态都将以一种“去中心化”的形式存在,产品同质化也会成为普遍现象,而像“跳一跳”一样现象级的小程序应用将很难再次出现。

III.小程序——微信升级为超级应用的王牌

近日,一直对社交领域跃跃欲试的字节跳动,上线了社交app飞聊,力图通过兴趣小组构建圈层文化为单位的新型社交,与微信形成差异化竞争。因此,“飞聊是否会替代微信?”也成为一众网友们讨论的话题。

图2:源自网络

我认为,这次的PK胜负非常明显。抛开基础社交功能不说,凭小程序这一筹码,微信就能稳坐社交应用的铁王座。

因为历时两年的发展,小程序已加深了与用户,商家及开发者的羁绊:一方面,微信小程序平台与商家形成了紧密的依存关系;而透过小程序,商家能强化与用户的之间的互动,借助微信流量做进一步的营销及裂变;而对于用户而言,小程序的功能不仅给生活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不用困扰占据手机内存。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微信小程序生态多样化的功能,恰恰满足了用户的多层次需求。这种稳固的关系,并非飞聊app通过“兴趣小组”能轻易撼动的。

图2:本文作者整理

最后,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互联网下半场,app会被小程序取代吗?

在技术层面,小程序已经能取代app80%的功能,甚至,这个比例在今后还会不断攀升。但是,我相信在可见的未来,微信小程序将会与app持续一种友好的共生关系:一方面,一部分聚焦低频小场景的APP轻应用将陆续被小程序取代,另一方面,已较为成熟的垂直类APP将会延伸出多个辅助性的小程序,继续助力社交传播。

之所以这么判定是因为,一是从用户体验角度,微信坚守的“用完即走”理念,将使小程序在用户生活中继续扮演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角色;二是市面上已发展成熟的垂直类App,出于风险分摊,也不会把赌注全压在小程序上;而最重要的一点,我相信微信的野心没局限在取代app,小程序作为一个庞大的平台型产品,要长足发展,将会持续尊重开发者和商家的独立性。

然而,占据了先入优势的微信小程序,并非再无后顾之忧,因为同类的产品竞争还在蜂拥而至:今日头条、qq、百度、支付宝、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也在陆续搭建了自己的小程序模块。所以,接下来的小程序的“多极竞争”,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