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人性不会过时,教你看出点产品的门道,推荐给互联网运营新手
2021-07-02 12:57  浏览:16

《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这本书看完了,为它写点感想,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作为产品书籍,它已经过时了。

倒不是说内容过时,对于小白读者,书的信息量足够用。但是在互联网职业发展过程中,这本书里的知识,远远不够用。

就像是与人谈互联网产品,你不能再说,互联网产品的特点就是迭代快。这是老调重弹,何止快,现在小白都可以在网上学习Python编程了。互联网产品的技术不再是高深莫测,乱七八糟的APP太多了,只要有模板,任何技术都可以模仿。

我建议,可以从实用性的角度去理解。入门级的书有一大用处,就是一直反复在讲基本原理,就怕小白记不住。可是,高级阶段也不得不经常回归初心,这时候,再看一遍基本原理,别有一番滋味。

回到本质看问题,原来是如此简单。越往后越显得复杂,人也变得亚历山大。一团乱麻的背后,核心还是最初的那个东西,只要牢牢记住了,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1、准确理解什么是产品运营

在运营视角那一章节,我反复看,发现都围绕着一个问题在转:为何要做运营?前面章节说过,产品好、需求抓得准,用户是能够自发增长的,似乎没运营什么事。而在这个章节,明显看来,产品和运营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这是运营的起点,把产品推向市场,引起用户的关注。这个和市场、公关工作类似,起到了广而告之的作用。但对于一个产品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产品的视角》书中有句话,我记得牢牢的:“因为持续交付,所以需要运营。”当时大腿一拍,简直是绝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无法说清楚,市场营销与运营有何不同?国内大部分公司也没打算分开两者,但是,概念是概念,执行要基于准确的理解上。

运营,其实是一种服务的交付方式。我们见得多的是互联网产品,线下的话,就是服务行业,也需要有运营。而互联网运营,自成一体系,迁移能力不是不重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才行。

而《产品的视角》这本书,就是一直在贯彻互联网思维,用非常简单又平实的话讲出来,让人醍醐灌顶。

2、互联网思维就是用户思维

从一开始,我对于互联网的理解,从来都是字面的意思,比如轻量化、扁平化、快速迭代。这些都没错,但是,怎么做出来呢?行动是另一回事,也难怪传统和互联网要严格区分了。原生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真的差别很大。

鹅厂一直是我心目中的互联网天堂,我加了不少内部的好友,当时关注他们的朋友圈,也挺纳闷的,为何人家天天在玩?真是别人家的员工,羡慕嫉妒恨。的确,互联网的基因是年轻有趣的,和用户打成一片,就连互联网的职场环境也不例外。

这导致互联网一度让我有了偏见,以为只有年轻人才能hold得住。事实证明,各个年龄段都可能数字化,而且银发经济发展空间巨大,是一块香饽饽。

而互联网的好玩心态,正是它生存的基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得到了普及,人们的时间被分割成碎片化,注意力也下降了。手机里的一屏内容,可能最多3秒的时间,用户觉得不感兴趣,就刷过去了。因此,获客及留存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如果不基于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书写语言吸引力不够,那很可能这一次广告展示就是失败的。和从前的被动接受不同,用户已经有了千千万万个选择,无论运营什么产品,都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上考虑。一句淘宝的“亲”,就是典型的用户思维。

3、真正的产品经理追求什么

说到这儿,很多还是泛泛而谈,因为互联网的科普已经见怪不怪了。谁还会抓着互联网思维不放呀?现在,是需要谈论如何放大用户价值,提高客单价了。

离用户最近的人,就是运营。用户就是运营的亲妈或者恋人,服务好了,自然就有了留存和后续的转化。所以,运营人的价值有了质的改变,甚至出现正反辩论,产品好还是运营好?似乎后者势头更劲。

不过,这已经是接近两年前的一场辩论了。如今,一切都没啥变化,产品和运营各自安好。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产品经理已经不是神一样的存在,而是变得标准化了。

诚然,做好产品经理,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根据能力模型一步步往上提升。这样一来,大家都进了统一的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又有哪里不一样呢?要是这样,肯定是非常不起眼的岗位。

《产品的视角》回答了我这个疑问,这正是它的精华之处。作者Luke是文科出身,带着哲学头脑融合理性思维,书中也处处体现了文科生的虚无缥缈,偶尔蹦出来各种哲学金句,我最喜欢这一句:“平常心,异常思;异常心,平常思。”

哲学是反映人类本质思维的一门学科,理科卡壳的地方,其实从人性角度来看,马上就迎刃而解。而且,要说服人,理科思维缺少温度,往往是某种带有思想的光芒,让正确的道理变身,所谓大道至简,就是这个意思。

不得不提一提,我一直存在一个思想误区。以为做创意吸人眼球,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在真正的产品经理眼里,这是一种表演,并不代表实际工作的状态。与之相反,产品经理追求的是微创新,1%用于创新,99%要遵循之前的产品功能。重中之重,不变的还是用户体验。

创新成了表演,就会给用户带来压力,因为这不代表实际的用处。做产品的人,也不会天天喊着创新,哪来那么多灵感呢?偶尔来点不一样的,这是脱颖而出的捷径,然而,踏实做事才是长久的做法。

殊不知,想把一件事做得不出任何错误,也是很费力气的。众所周知,飞机驾驶舱里都会备有checklist,驾驶员在开飞机或者出现航行事故的时候,必须拿出来对照检查一遍。这些程序化的事情,是必须要执行的,也深深印在了驾驶员的脑子里。往往看起来很简单,却是非常必要的,一步都不能出错。

所以,谁敢说,创新就一定很难很牛逼?把事情程序化,并且可持续发展下去,这是更多产品经理的常态。

这本书的产品运营和产品经理能力模型章节都值得一读,新手能对基础概念、思维模型一目了然,帮助理清思维混沌。可以说,《产品的视角》这本书对于产品、运营小白很友好,数字化转型的人士更应该看一看,不要再市场营销、产品运营傻傻分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