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论语为政篇读后感)
2022-04-23 11:12  浏览:11

《论语之孔子归来》为政篇(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在人生道路上站稳脚跟,四十岁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知道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是非真假,七十岁能鮪心所欲地说话做事,又不会超越规矩。”

这一段,主要讲的就是,志学,不惑,天命,顺耳,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不是讲他多大年龄,办多大事。

“学”的前提是,“知”道自己为何要学?没有这个“知”内省自觉的智慧,学了也是书呆子,“知”就是智慧。

有人说,有的人生而就有智慧,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才有智慧,

其实这么解释是不对的,智慧一直在,如同佛家讲的本性,即觉即显。孔子就很有慧根,他有自己的“学”,它生来就是要行仁道,办人事的。智慧一出来那还惑个人屁,时时觉时时明,明明白白,接下来就是“天命”了,如何在客观复杂变化的环境下去“慎独”,慎独就是你选择了这条路,这条仁道的路,你就应该明白接下来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在这些问题中如何更合理的去定位自己,你要在客观复杂变化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嘛,不然你怎么说话,你怎么做事?自孔子以后就没有几个会说话会做事的了,出师未捷身先死,什么杀身成仁,杀身成仁不是让你以死成仁,一个“杀”字就已经说明儒学是一门修己刚猛霸道的学说,杀身,意思是让你改掉自己身上不好的臭毛病,要有这种敢杀,会杀,能杀的内省自觉的智慧和魄力,更好的去客观实际的去办事。你们倒好,直接嗝屁了,孔子要是知道你们这样玩,这样理解,他肯定自愧不如,大拇指肯定要给你们一个的,爷们!

孔子是非常珍爱生命的,只怪后人之愚昧,最基本的都搞不明白,还出来办事,回家洗洗脚睡觉去吧。

仁,什么是仁?一般人都觉得仁是好的是善的,其实仁无所谓好坏,如果仁分好坏,那对我好的就是仁,就是善,对我不好就是不仁,就是不善,那你是什么?你算老几啊你?

仁也不是给你画个圈圈让你站在那挨揍不还手心里还美的很。

“仁”?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玩意,难道只是一个意识形态上的自我幻想?一个成为强者手中利用仁来软化别人思想的武器?还是一个束缚自己等待别人来爱我而不能客观实际去办事的障碍?错错错错,通通大错特错。

“仁”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它符合客观复杂变化环境的生存之道,仁是霸道的是积极的,是自立自生的,仁者无敌,听说过仁爱?可听说过“仁威”?

孔夫子靠的就是这口不服输的气,什么佛教本性空如来,道家天机不可为,今天,我!孔丘,站在历史的浪尖上,势必要成人,不服者来战!

这才是我儒学大家之气概,读论语一定要明白,儒学走的是刚猛霸道的路线,是积极超强入世学,那些软不拉几,酸不溜丢之辈,非我儒学门下。还望诸君转告,还儒学一个清白。

那么,顺耳和从心所欲,以及不逾矩什么意思!

一个人在客观复杂变化的环境中认清了自己找到自己合理的位置,那么它的一切举止言行都是根据客观当下而毫无违和自然而然的,那么在他眼中的一切事物也都有这他们自己位置变化的道理,

我孔丘能够如此自然而然“知”道这些道理还能够致力于仁道,那是因为我时时刻刻认识觉察自己啊!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