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14日讯(记者 彭瑶)2021年6月14日是第18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是“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
记者日前从国家卫健委了解到,自1998年《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共建血站452家,无偿献血人次从1998年的32.8万提高到了2020年的1553万,增长了47倍,每千人口的献血率从1998年的4.8‰提升到了2020年的11.1‰。
“十三五”期间,全国的采血量、采血人次比“十二五”时期分别增长了17%和17.9%。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血液安全报告显示,我国在无偿献血、血液安全和临床用血等方面位居全球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情况下,全国无偿献血采血量达到2636万单位,共5272吨,仅比2019年减少了0.48%。今年1-4月,全国无偿献血人次达511.9万,献血量884.5万单位,共1769吨。无偿献血人次和献血量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了4%和4.5%。
鼓励无偿献血 有这些激励措施
对于无偿献血者,国家和地方都有很多激励措施。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按照《献血法》的规定,国家卫健委联合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每两年对无偿献血者进行表彰。从1998年至今,累计表彰国家无偿献血者奉献奖180万人次。
各地结合实际,也出台了很多激励措施。有的地方发布地方性法规,规定医疗机构除保障急救用血以外,对无偿献血者可优先用血。江苏、浙江、海南对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的获奖者实施“三免”,即免公共交通费用、免政府主办的公园和景区游览费用、免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门诊挂号费用。北京对于无偿献血者还引入了保险机制,向献血者赠送保险。
献血不会影响健康
一些公众对无偿献血的认识仍存在误区。北京市血液中心主任刘江介绍,根据相关法规和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献血前要做一般的物理检查,还要回答50多个问题来确定能不能献血,标准非常严格。“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们认为,献血是安全的,不会影响健康。”
刘江说,献血对人体内总血量影响很小。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献血不超过自身总血量的13%,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人体内总血量约为体重的7%到8%,一个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总血量约3500到4000毫升。按照国家献血的标准为200毫升或400毫升。如按400毫升算,也就是10%,大大低于世界卫生组织13%的安全献血标准。”
此外,人体循环血量有缓冲能力。献血后,肝脾等器官的血液也会及时补充,并恢复循环血容量,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明显改变。与此同时,肌体也会加快制造新的血液,血液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补充。刘江表示,由于献血者存在个体差异,有的献血者献完血后有短暂的头晕或乏力,均属于正常生理反应,很快就会恢复。
电子无偿献血证手机上可查可用 “献血足迹”一览无余
2020年6月14日,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启用。一方面,电子无偿献血证在手机上随时可查也可用,另一方面,无论是献血者在哪里献血,系统里都可以统计到,受到了广大献血者欢迎。目前,献血者可通过国家卫健委官网、中国政府网、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支付宝、微信、百度小程序一键查看本人所有的献血记录。
刘江表示,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详细记录了献血者的献血时间、地点、献血种类、单次与合计献血量、献血的次数等信息,献血者只需用手机进行简单的认证,电子版献血证就可到手,“献血足迹”一览无余。电子无偿献血证与纸质版献血证具有同等效力,如血费减免办理时,献血者与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电子无偿献血证便捷查询或出具献血记录。
据悉,今年,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还将增加“献血导航”与意见反馈两个功能模块。刘江介绍,献血导航功能提供全国所有城市献血服务网点的查询和导航服务,大大方便献血者就近献血。意见反馈功能为献血者提供了与血站、血液管理部门直接线上对话的便捷渠道,有助于血站进一步提升献血服务质量。
7-8月是血液采集淡季 呼吁健康适龄公民踊跃献血
国家卫健委采用全国血液信息系统进行血液信息动态监测,通常将7天视为安全库存标准值,血小板安全库存则是1天。郭燕红介绍,6月以来,全国血液库存平均在12天以上,高于安全线。血小板库存稳定在2.2天,库存充足。
7-8月是暑期,也是汛期,是传统上的血液采集淡季。郭燕红呼吁更多健康适龄的公民积极踊跃献血,国家卫健委也将进一步采用信息系统,加强对血液整体库存情况的监测,也加大血液的调配力度,更好地保障临床用血。
北京献血点已达70余个 “首都献血”微信公号可查就近献血点
目前,北京市献血点已达到70余个,献血者可通过百度、高德地图及“首都献血”微信公众号查看献血点的信息,就近献血。也可通过“首都献血”服务网、“首都献血”微信公众号、“首都献血”APP、“首都献血”服务热线预约献血。为方便团体献血,北京市血液中心还将采血车开进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社区和乡镇上门服务,方便公众献血。